徐康宁:中国经济为什么有韧性
作者简介
徐康宁,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本文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20年第2期(总第88辑)。
全文5052字,阅读约需11分钟
中
国
经
济
为
什
么
有
韧
性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国际上发生了多次经济动荡,严重冲击了许多国家的经济,一些国家的经济还因此而一蹶不振,但都没有对中国经济造成重创。
从1997年的东亚金融风暴,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再到2020年因疫情而引发的世界性严重经济衰退,中国经济开始时虽也遭受一定冲击,但很快就恢复过来,基本保持了稳定发展。一般把这种现象解释为中国经济有韧性。
那么,中国经济为什么有韧性?是什么条件构成了这种韧性?
中国产业门类世界最全
刚刚过去的2020年11月是笔者异常忙碌的一个月。这段时间学术论坛多、博士硕士论文答辩多(都有因疫情而推迟的因素),再加上后半月有多场宣讲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任务,以至于创下一周(七天)内参加两场论坛、两场学位论文答辩、两场评审、两场宣讲报告的记录,其间还参加了一次由省委书记主持召开的“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会。
周末特地为此发了一条朋友圈,不是为晒个人活动,而是要通过微信的方式将这一信息传到云中,做到永久保留,待自己年老力衰不出门时可以回味,免去寂寞之苦(轻松一笑)。
有一场宣讲报告安排在离南京不远的仪征化纤公司,一家专门生产涤纶纤维的大型央企。我这般年纪或比我年纪稍轻的人,应该对这家企业不会陌生。当年(上世纪80年代初)仪征化纤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建设项目之一,建设目的是要保证全国8亿人(当时的人口规模)每人每年有一件的确良衬衫,彻底解决穿衣难的问题。
的确良是涤纶面料的俗称,轻薄、挺括、不易变形,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算是时髦物,如今45岁以上的人都应难以忘怀。仪征化纤和其他几家大型化纤企业投产后,中国就取消了布票。
联络人事先问我愿不愿意在宣讲活动结束后参观该企业,这正合我意。宣讲报告后,企业总经理陪着我参观了厂史室和产品陈列室,对我来说,算得上是一堂了解从石油到纺织纤维的现场课,颇有收获。
之后,又专门到现场参观该企业在疫情期间紧急上马的口罩熔喷布生产线,观摩了这种特殊纺织品的生产过程,看了之后颇有几分震撼感。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发,口罩全面紧张,主要是口罩中间那层特殊的过滤材料——熔喷布供不应求。中央紧急部署,把尽快形成熔喷布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任务交给了中国石化,中国石化又把任务下达给仪征化纤(仪征化纤是中国石化的全资子公司)和另一家企业。仪征化纤虽然属于纺织企业,但此前从未生产过口罩,也未生产过熔喷布,用企业负责人的话来说,接受这项任务是零基础、跨界生产。
但作为央企,接受抗疫物资生产任务是不能打折扣的,好在这家企业技术基础雄厚,熟悉工业生产流程和相关信息,加上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精兵强将,全力以赴,仅仅用了35天就建成了第一条年产500吨熔喷布(可年生产5亿只医用口罩)的生产线,并投料生产。
后来,仪征化纤一共建成12条这样的生产线,年产量可生产医用口罩60亿只,成了全球最大的熔喷布生产企业。该企业后来受到国家部委的嘉奖,获得“中央企业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企业负责人在向我介绍这一情况时,特地讲到中国工业的配套能力也是该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跨界任务的重要原因。熔喷布生产线涉及22类装备,以往这些设备户主要是依靠进口,疫情突然爆发,进口已不可能,必须在国内找替代供应。
企业共排出有资质的80多家供应厂家,立即实行无缝对接,边设计边采购边验货,组织起最高效的供应链,硬是在35天之内从零基础建成并投产一条高标准的熔喷布生产线,比上级下达的任务提前了15天,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95%。这种情况换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a mission impossible)。
一国经济的韧性和这个国家的产业体系完整性有必然联系。若一国产业单一,伸缩余地狭小,一旦支柱产业受冲击,国民经济便遭受重创。这次疫情给依靠旅游业支撑经济的国家吃尽了苦头,像马尔代夫、泰国、希腊这些旅游业独占鳌头的国家,经济遭受的打击非一般国家能比。
若一国产业齐全,体系完整,经济伸缩性就好,缓冲余地就大。中国的产业体系相当完备,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41个工业大类,666个工业小类,中国全有。
换句话说,中国拥有的工业门类全球第一,比美国还要多。这大大增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自我调节能力,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也非一般国家能比。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当时中国主要出口产品是纺织品,一时间许多纺织企业失去了市场,加上改革开放后纺织业发展迅速,产能过剩日益严重。
于是,从1998年开始了全国性大规模的纺织业“压锭”调整,三年时间累计压锭1000万锭,压缩了四分之一的生产能力,分流转岗了100多万纺织工人。
就行业而言,那个年代的中国纺织业遭遇了挫折,但其他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却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机。
中国的年钢产量就是从那时起突破了亿吨以上,又用了几年的时间超过3亿吨,成为全球第一产钢大国。很快,中国就成了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国。
东方不亮西方亮
中国地域广阔,有30多个省级行政区,从自然条件到经济实力有很大差别。从黑龙江到海南,从上海到新疆,地理跨度都在四、五千公里以上,发展的差异性很大。
总的来说,中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也要差一些。本来,这种地区差别是经济发展的薄弱之处,但遇到大的经济波动或外部冲击时,这种地区差异往往又成了波动和冲击的缓冲因素。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外向度较高受到不小冲击,一些省份的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出现了负增长,而中西部地区却从此开始了快速发展的进程,出现了连续多年由中西部省份领跑全国经济增长的现象。
在新冠疫情冲击下,2020年上半年全国经济增速为负值,增速为正的省份有16个,绝大多数为中西部地区,排在前五位的是西藏、新疆、贵州、甘肃、湖南。虽然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不能完全弥补东部地区增速的放慢,所以近年来全国总体态势是经济下行,但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加快多少能起到一些缓冲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经济运行的硬着陆。
此外,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地区落差大,无论是产业形成,还是投资规模,客观上存在地区间梯度行进的节奏,当东部地区出现投资机会不足时,中西部地区就有可能增加投资需求,因而从另一个角度增强了全国经济的韧性。
大约是近20年前,我第一次去山西参加一学术活动,到了太原和古城平遥等地。从太原到平遥,路程并不算远,却一路颠簸,在路上花了不少时间。记得当时听陪同的人介绍,那时山西全省只有一条高速公路,是从太原通往河北的太旧高速,而那时江苏的高速公路已基本四通八达。
联想到对当时太原市区道路简陋、灰尘四扬的印象,还是有很多感慨。时隔十多年后再去山西,发现面貌已大不同,太原的城市景象已接近于苏南。实际上,这些年山西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远超江苏,在全国能排在前十位(山西的面积比江苏要大)。
当新技术来临时,借助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后发优势,中西部省份在一些新领域投资上反而有可能超越东部省份。
例如,从2020年上半年全国5G基站建设的进度看,虽然还是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居前三甲,但重庆、湖南、四川也进入了前十位,超过了福建、河北等东部地区。贵州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基本属于全国倒数,但一提起大数据发达的省份,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贵州。
巨大的国内市场是韧性之根本
中国经济韧性的最大根源还是来自巨大的国内市场,按照现在的流行说法,就是拥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从三个方面为中国经济提供了韧性。
一是在中国市场空间巨大,每一种新的需求都能为巨量GDP创造条件;二是国内市场吸纳能力强大,因外部需求下降而损失的生产力可以在国内市场得到相当的弥补;三是国内进口替代能力强,替代的过程就是创造GDP的过程。
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巨大,居民购买力处在上升期,任何一种新的消费或消费升级都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创造天量的GDP。新能源汽车流行后,中国很快就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仅连续多年销量全球第一,而且市场份额占全球一半以上。
所以,特斯拉老板马斯克真正看好的市场不是美国,而是中国。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2021年将年产55万辆电动汽车,其中绝大部分在国内销售。对于电动汽车而言,55万辆的产量算得上是真正的巨无霸。
中国市场有巨大的吸纳能力,为企业因外需锐减难以出口提供了出口转内销的机会。虽然从出口转向内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做好,但毕竟可以为出口企业提供一条生存的路径,不像一些国内市场狭小的国家只能走与外部市场“同归于尽”的道路。
新冠疫情造成中国大批出口企业订单大幅下降,甚至业务中断,许多企业采取出口转内销自救,虽然经历了许多困难,但多数还是在国内市场找到了订单,减少了损失。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许多中国企业从模仿国外技术到对原技术改良更新,再到不同程度的自主创新,形成了巨大的进口替代能力,从而创造了新的需求和生产力。
从百姓的衣食住行,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这类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中国是罐头和易拉罐饮料生产大国,但在很多年内,罐头和易拉罐的包装物材料——马口铁(正式名称为镀锡薄钢板,耐腐蚀、强度高、延展性好)国内不会生产,基本依赖进口,一度马口铁是最紧张的钢材。
由于进口品价格高,替代生产就有市场效益,刺激了马口铁的进口替代。国内钢铁龙头企业宝钢在1998年攻破了该技术,进口替代成功,中国开始有了国产的马口铁。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国内有众多企业掌握了马口铁生产技术,现在中国是全球马口铁生产大国和净出口国。马口铁替代生产的成功又带动了生产马口铁技术装备的进口替代,引发又一轮钢铁制造装备的新市场需求。中国工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进口替代的过程。
目前中国还有大量的产品和设备自己不能生产,或不掌握核心技术,如芯片制造、光刻机、船舶柴油发动机、高级轴承、高端数控机床等,这类产品可以开出一个很长的清单。
然而,这也预示着中国进口替代还有很多的机会,空间还很大。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只要有市场机会,假以时日,其中一部分也会转化为国内的生产能力,笔者对此毫不怀疑。
韧性不能代替创新
经济有韧性是中国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这保证了中国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内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从1978年到2019年,中国经济从未有过负增长的年份。
2020年受疫情冲击,第一季度GDP增长-6.8%,记录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负增长的季度。三个季度下来,中国经济增速已经由负转正,年增长不见负数的记录继续保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发布全年预测报告,预计中国全年增长1.9%,是世界上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根据笔者的分析和判断,中国实际的经济增长率还会高于IMF的预计。(读者看到本文的时候,应该已见分晓。)
经济有韧性当然是好事,但韧性不能代替创新,不能为求稳而过分追求韧性,真正使经济长期健康增长的只能是创新的力量。中国经济能在外来冲击下保持自身的稳定,确属难能可贵,世界上也难有国家相提并论,但影响中国经济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还是创新能力不强,生产数量有优势,质量和技术差强人意。
现在强调双循环发展,强调拓展国内市场,不可为简单用足经济韧性而忽视创新追求,更不可为国产品提供市场而降低标准和要求。只讲韧性,不讲创新,不讲标准,其韧性也是难以持久的。
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国产的马口铁,但规模小,质量不高,效率低下,改革开放后迅速被进口品冲垮,直到宝钢生产的具有较好性价比的马口铁问世,国产品才逐步占领市场。
作为一个大国,经济有韧性的优势要始终保持下去,而坚持创新更是一项长期任务,有创新的韧性是更大的优势。所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创新摆在各项重要任务之首。
笔者写本文最后一部分时,正在从南京到武汉的列车上,心情不免有几份特别。一年前的12月末,笔者也是在武汉参加学术活动,事后知道疫情在武汉传播的时间表,感受别样。
时隔一年,再到武汉,重新走进一个曾经引起全世界高度关注的疫情中心城市,多了几份联想。一个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新冠肺炎患者清零,重回正常轨道,堪称不一样的城市,不一样的人民,不一样的体制。
中国的体制为抗击疫情创造了人间奇迹,自然也有理由要在创新方面创造巨大能量,坚决破除体制中不利于创新的成分,力争早日跻身世界创新大国行列。